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青年学子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4月20日下午,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陆地交通防灾减灾国家科普基地承办、四川双建路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双建杯”科普讲解大赛在天府农博园举办。
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主任丁建、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江、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博、校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闻毓民、校教务处副处长李静波、土木学院副院长于丽,以及四川双建路桥机械公司董事长张建祥等出席活动。大赛由李亚东教授担任专家评委组长,由姚令侃教授、丁建研究员等九位专家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评委,全程指导赛事。

首先,科研院副院长张兴博为本次比赛致辞,他强调:西南交大一直遵循“科研报国”的宗旨,不断推进“科研反哺科普”等一系列活动,鼓励交大学子践行社会使命担当,希望同学们能够做“顶天立地的科学传播者"和"心怀家国的科技播种者”。
双建公司董事长张建祥在发言中指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双轮驱动,他肯定了西南交大在交通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及在人才培养上的卓越成就,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深化与交大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安全和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郑江书记代表学院致辞。她强调,本次大赛主题紧密结合学院特色,通过科普讲解,讲述科学,诠释万物,有力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提升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希望本届大赛成为鲜活生动的“思政课”,成为锻造未来土木工程师的“练兵场”,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场景搬到讲台、屏幕、田园和厂房,让同学们充分领略和感受国家科技发展的蓬勃力量,并在同学们心中播下做科学传播使者的种子,做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践行者。并希望借此赛事,打造一座校企精准对接的“连心桥”,成为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建设教育强国、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决赛现场,20位选手大显身手,各展风采。有的以悉尼海港大桥为例,揭秘跨越数年的力学奇迹;有的拿出精心制作的模型道具,阐释智能建造中3D打印技术如何赋能未来人居……在主题多样、特色鲜明的展示中,选手们思路清晰,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的原理、应用及优势,展现出智能建造与智能运维的科技魅力和广阔应用前景。










比赛环节结束后,2024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获得者杨颖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展演。

李亚东教授、姚令侃教授、丁建研究员等专家对现场选手进行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的科学传播精神,同时也根据选手不同表现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在精彩激烈的角逐之后,大家迎来了最终的比赛结果,比赛诞生了一、二、三等奖共10名,以及优秀奖若干。由现场的领导和专家为获奖的同学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一等奖获得者

二等奖获得者

三等奖获得者
大赛最后,西南交大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庄卫林教授进行闭幕致辞。庄教授表示,此次大赛不仅展现了科技与科普的深度融合,还发扬了交大学子“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和使命担当。庄卫林教授对双建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所有参与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号召同学们积极拥抱智能建造和运维的新时代,勇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做科技惠民的传播者,做智慧土木的创建者。

会后,现场嘉宾、评委老师与参赛学生合影留念

同期,土木学子前往双建路桥公司车间开展企业实地研学,深度体验工业实景课堂。同学们通过一段发展历程短片、十组产品展示、一次车间实景教学、一场工程师对话,系统了解路桥构件生产工艺,实现了理论认知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从智能建造技术讲解到工程运用智慧的剖析,本次大赛不仅点燃了交大青年学子对工程科技的探索热情,更搭建起知识研学与产业应用的桥梁。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让智能建造与运维的前沿科技成果走出赛场、融入生活,为培育新时代工程创新人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做出新时代交大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