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上午,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逸夫馆4310教室,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rank Dale Morgan教授给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师生作了校庆系列学术活动——“关于汶川地震研究新进展”的讲座。讲座由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苏谦教授主持,土木工程学院姚令侃教授、刘争平教授等老师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Frank Dale Morgan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终身教授,地球资源研究所所长,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并发现震电信号的科学家。
Morgan教授说: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发生了震级达7.9Mw(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的汶川大地震。Morgan教授根据以往研究发现,地震发生前孔隙水压力会出现上升现象。为此,他提出一种新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利用简单的电化学原理演示说明岩石中孔隙压力的上升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该模型适用于所有受压并与液态孔隙水接触的岩石。这种原理的简单性或许意味着该机理在地壳中存在的普遍性。此外,这种地震震源的新模型也反映了在震源中心区域会产生具有标志意义的电信号。由此,可根据电信号对即将发生的地震现象进行预报,以减少灾害的损失 。
根据以上原理,Morgan教授对汶川地震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得到了最新研究成果。孔隙水压力对地震有影响;通过对一些地震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实测数据,得到预测地震的几项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通过地震活动性b值变化和历年地震发生情况来预测是否可能发生地震。Morgan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参加讲座的师生认真倾听教授的讲解,讲座完后,师生就相关问题与Morgan教授进行了学术讨论和交流。
本次学术专题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该讲座对各位从事地震研究的师生有很大帮助,同时,全英文的讲解方式也检验了广大学子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准,相信通过此次专题讲座师生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