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交通防灾减灾科普基地
首页 > 陆地交通防灾减灾科普基地 > 科普讲座 > 正文

“创源”大讲堂——清华大学潘鹏教授讲座

来源通知公告  发布者:     日期:2015-12-08 15:41:32   点击数:  

国工实海报1208.jpg

报告题目:拟动力试验技术开发及其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开发和工程应用

时间:2015年12月9号(星期三)19:30—21:30

地点:九里校区逸夫馆4218#

报告内容:

拟动力实验方法是研究工程结构抗震的最有效的实验方法之一。不同于拟静力实验,拟动力实验可以模拟结构的地震反应。相比于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拟动力实验可以利用成本较低的设备完成更大规模的抗震实验。近三十年来,拟动力实验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报告简单介绍常规拟动力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利用复杂有限元程序和网络资源共享提升拟动力实验的精度和能力。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出现薄弱层倒塌,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改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此结构体系中的摇摆墙能够绕着墙底连接件发生面内转动。墙体底部约束的释放降低了对基础的承载力需求,同时能有效避免地震作用下墙体的损伤。具有较大刚度的摇摆墙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防止出现变形和损伤集中。在框架-摇摆墙结构中增设阻尼器和预应力钢筋可分别增加其耗能能力和其减少震后残余变形。本报告介绍框架-摇摆墙结构基本概念,分析模型,节点构造和工程应用。

报告人:潘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工程结构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结构工程检测中心副总工。

主讲人简介:

潘鹏,男,清华大学结构工程工学学士、工学硕士、日本京都大学地震工程工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程结构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结构工程检测中心副总工。主要境内学术兼职包括: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高层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结构抗倒塌委员会委员,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境外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建筑和施工研究创新协会委员、日本兵库县国家地震中心(E-defense)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高性能隔震和消能减震(振)结构:(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优化方法;(3)大型复杂结构抗震实验技术和大规模地震响应弹塑性分析方法。曾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委专项多项,参编多部国家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先后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出版结构实验技术专著1本,消能减震(振)结构设计教材1本。入选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曾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结构三等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建筑结构专业二等奖。曾应邀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讲学。曾作为清华大学专家组成员和住建部专家队队员赴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灾区救灾。